We Are HKers 我地係香港人
ENG 繁中
Subscribe 訂閱
ENG繁中
We Are HKers 我地係香港人
Voices of #HKers worldwide 世界各地 #香港人 的心聲
Subscribe 訂閱

香港人的故事 影片 港式飲食 轉載的故事 香港人有話兒 連儂牆 手機背景

202007-02.png 202102-06.png 202102-08.png 202009-08.png 202007-10.png 202007-08.png 202102-16.png 202102-04.png 202008-10.png 202009-06.png 202008-06.png 202102-10.png 202010-04.png 202102-12.png 202102-14.png
Featured
【影片】Warren Stuart | 滑板教父——持之以恆以及滑板社群 (第一部分)
Feb 19, 2022
【影片】Warren Stuart | 滑板教父——持之以恆以及滑板社群 (第一部分)
Feb 19, 2022

Warren Stuart是有份建立本地滑板圈子的香港人。在第一部分,Warren會談及他早期踩滑板的經歷、説明現時香港踩滑板的情況,以及給滑板新手的一些分享。

Read More →
Feb 19, 2022
Gary Yau | 香港路牌與監獄體保育
Dec 20, 2021
Gary Yau | 香港路牌與監獄體保育
Dec 20, 2021

Gary Yau,一位二十多歲的香港人,2016年創立「道路研究社」,花了幾年時間為香港僅餘的5、6百塊「監獄體」路牌作記敍, 並透過出書、帖文,重現「監獄體」—— 香港特有的中英雙語路牌字體,分享道路相關知識。

Read More →
Dec 20, 2021
Michelle Cheung | Paragon Tea Room:以茶奉有識之士
Dec 10, 2021
Michelle Cheung | Paragon Tea Room:以茶奉有識之士
Dec 10, 2021

Michelle Cheung 是個經驗豐富的年輕商人,在咖啡店滿佈的溫哥華街頭引起熱話。剛迎來開店2周年的Paragon Tea Room是她的傾心之作,在Google擁有高達4.8顆星的評價,整個大溫哥華地區的人都慕名而來。在香港土生土長的Michelle其實從未想過在加拿大發展事業,而她正讓溫哥華的人接觸東方的茶文化,並希望有朝一日讓香港臉上有光。繼續讀下去,聽聽Michelle開設Paragon Tea Room的理念和故事吧。

Read More →
Dec 10, 2021
更多故事
Hero Banners-11.png Hero Banners-12.png Hero Banners-07.png Hero Banners-08.png Hero Banners-09.png Hero Banners-10.png
更多影片
任煮任食香港人
日式鹽醃三文魚
任煮任食香港人, 日式食譜, 入門級, 魚, 焗
日式鹽醃三文魚
任煮任食香港人, 日式食譜, 入門級, 魚, 焗

因為人在美國中部,總買不到新鮮魚,所以每當想吃魚時都會在雜貨店買三文魚扒。但每每煎三文魚,最近吃得有點悶,便試試用新方法烹調。

隨即回想起以前在東京的B&B吃鹽醃三文魚當早餐。結果原來這款日式日常料理很容易煮!

Read More →
任煮任食香港人, 日式食譜, 入門級, 魚, 焗
腰果雜菜炒蝦仁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蝦, 炒
腰果雜菜炒蝦仁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蝦, 炒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蝦, 炒
吞拿魚包, 咖喱火雞包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火雞, 包, 辣, 中級, 烤, 魚
吞拿魚包, 咖喱火雞包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火雞, 包, 辣, 中級, 烤, 魚

這款包代表著香港多元的飲食文化,因爲内餡基本是西方的吞拿魚沙律,由罐裝吞拿魚和沙律醬混合而成。這表示,這份食譜提及的材料全都可以在外國的雜貨鋪找到。

因爲我們雪櫃有吃剩的火雞絞肉,我們改良了這個食譜,做了咖喱火雞包。咖喱火雞包是基於咖喱角而創造出來的。咖喱角是一款南亞食品,經常能在香港找得到。由於殖民地時代的歷史,香港的南亞社群有一定的規模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火雞, 包, 辣, 中級, 烤, 魚
魚香茄子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炒, 火雞, 辣
魚香茄子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炒, 火雞, 辣

這道家常菜不僅美味,而且非常容易炮製。 雖然食譜中用了我雪櫃中僅有的火雞肉,但傳統上會使用豬肉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炒, 火雞, 辣
自家搓皮高汁牛肉餃子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汁, 牛肉, 高級, 點心
自家搓皮高汁牛肉餃子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汁, 牛肉, 高級, 點心

包餃子通常是中國人的家庭活動。農曆新年時,一家人通常會一起從零開始包餃子,然後在新年伊始時吃掉,象徵富足。

依照地域和家庭傳統差異,餃子可以有許多不同形狀,也有蒸餃、水煮餃,或是炸餃子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汁, 牛肉, 高級, 點心
美式唐餐:西蘭花炒牛肉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牛肉, 炒
美式唐餐:西蘭花炒牛肉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牛肉, 炒

與其他提議預先醃牛肉的中菜食譜不同,我選擇不那樣做。這樣牛肉就會比較乾身,能煎出微焦的表面。

這道菜是美式唐餐的名菜,在19世紀中期,由華裔移民創造。美式唐餐與香港餐廳的中菜並不相同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牛肉, 炒
壓力煲豉油滑雞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雞肉, 壓力煲
壓力煲豉油滑雞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雞肉, 壓力煲

我自小便是一個「揀飲擇食」的人。每晚,我的母親都會竭盡所能來哄我吃完晚飯——或者最少吃完一小碗飯菜。豉油雞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母親哄我吃的菜式,皆因豉油雞汁撈飯是我不能抗拒的美味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入門級, 汁, 雞肉, 壓力煲
臘腸卷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高級, 蒸, 豬肉, 點心, 包
臘腸卷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高級, 蒸, 豬肉, 點心, 包

我對臘腸和蒸包都有著近乎狂熱的癡迷.。而這份食譜則將他們二合為一,融合出一道既美味又經典的點心。此食譜改編自 The Woks of Life的臘腸卷食譜。

臘腸卷是一味越來越難在餐廳找到的經典點心。你可以把它當作是腸仔包或是西方所盛行的前菜「豬包毯」的中菜版。這同時也是香港中西合璧的食物文化之中的代表。

如果你不在香港,除了臘腸以外的食材都能在普通超市買到。而臘腸則要到亞洲超市才有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高級, 蒸, 豬肉, 點心, 包
估你唔到蕃茄炒蛋
入門級, 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炒
估你唔到蕃茄炒蛋
入門級, 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炒

跟很多香港人一樣,我對蕃茄炒蛋可是熟悉不過。這道簡單,便宜又健康的餸菜一直伴隨我成長。我一直對這平凡的菜式無太大感覺,直至直到我的美國藉伴侣亞莎(Asher)讚嘆這配搭滋味難忘。在遇上我之前,他從未試過這道菜呢。

某天晚上我發現雪櫃內有些臘腸,於是決定加進我的蕃茄雞蛋中。臘腸的香氣與鹹味會令菜式的味道更上一層樓。

這道菜深受本地和海外香港人喜愛,可能是由於所有材料都隨處可覓,而且只用很少時間便能煮好!

Read More →
入門級, 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炒
惹味椒鹽豬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豬肉, 炒, 煎
惹味椒鹽豬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豬肉, 炒, 煎

這道菜式靈感來自我從超級市場買來的一包特價薄豬扒:這種厚度的豬扒很容易煮過火,快速煎炒方為上策。這道經典香港菜式簡單又美味,用來佐飯一流。

我的伴侶Asher是美國人,他從未吃過這道菜,也未嚐過椒鹽。這道菜令他喜出望外—— 他嘴上說飽卻仍吞下了幾乎整碟食物。

食譜上大部分材料,除了椒鹽之外,都能在普通雜貨店輕易找到。雖然我住在美國南部一個中型城市,周圍很少香港人,但我還是在常常光顧的亞洲雜貨店順利找到椒鹽。

Read More →
中式食譜, 任煮任食香港人, 豬肉, 炒, 煎
更多食譜
我地係香港人 手機背景
20200823_bleeding_yellow.png Wallpaper-01.png Koale | 香港社會對身形的畸形理解 阿軒│被捕的抗爭者—當年輕便是罪名 Ricky | 從「男孩」到「男人」:一位舊時代父親的蛻變 M小姐|守住香港這個家 Michael Chan | 不甘成為「黨鐵車長」 工會戰線重建港鐵 Pandora | 藝術的力量是治癒人心  View fullsize Lee Johnson|國際學校教育者:我們應攜手開創香港的未來 鍵盤戰士丨面對上一代和下一代,政治因素讓我們浪費光陰......到底是誰的錯?  View fullsize V | 素未謀面的手足:以藝術連繫這人情味濃厚的地方 人間失格|被逐出家門,價值觀和家庭二選一 蝦仔|流亡海外的抗爭者:我絕不放棄 Samuel Chan|整場運動雖然令不少人分道揚鑣,但同時也令許多人重新認識彼此 陳先生|口罩裏的溫情 — 夜更郵差的日與夜 Chocolate | 沙士回憶 紅白藍孩| 香港典型90後成長記 Scarlet | 與「小朋友」同行—「就像有個家會永遠等他們回來」 Misshomer | 從八九到一九:我參加民運的三十年 <<我係一位妓女,今天想分享我的故事>> 阿明 ︳19歲理大留守者: 「個時代揀中咗我哋。」 阿几,中大人|送物資入中大——「只要作為一個人,你都會覺得這是應做的事。」 Naomi,華爾登餅店負責人|亂世中的生存之道:堅持宗旨 Skittles | 如何成為一位同性戀的華裔基督徒: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,都會有對求知﹑言論自由及自由戀愛的欲望」 阿雪 | 一位前線社工、母親,盡最大能力陪伴年輕人 我的時間不值得用來閱讀很多很多悲傷的新聞。我應該想想我能夠如何幫忙。 廚房佬 中大煮完過理大:「只要還有一個人需要吃飯,我也不會走,一定會和他們共同進退。」 只因有人努力,美好才得以長存 Jeremy | 在英國留學、生活和工作的香港人:「當你被推至牆角,卻連政府也不肯聆聽你的訴求,除了抗爭,你還能做什麼?」  View fullsize 我一旦怕了,香港就完了 作為一個愛紙之人,我十分欣賞香港人重拾紙張來宣傳和溝通 一日沒揭開真相,香港人一日也不會罷休 我不想將來因今天沒有作出貢獻而感到悔疚 咫尺之間——第一次身陷險境 香港人正在竭盡所能,把原有的身份拋諸腦後,為共同目標一起奮鬥 人們只看事情的表面。他們只留意到動亂,但從不問動亂的根源 在香港,我可以無畏懼地大聲說出我想要說的事 亦剛亦柔,如水一般的香港人 和婆婆一起「和你飛」 2019年暑假的吶喊 敢言的中國司機 我不是天生勇武 我們時間無多了 發咁多次夢每次都有唔識嘅人幫我地 民主⾃由從來都不是伸⼿就得到
  • 心聲
  • 個人
  • 藝術
  • 愛情
  • 科學
  • 經歷
  • 事業
  • 娛樂
  • 愛好
  • 政治
  • 歷史
  • 時裝
  • 環境
  • 文化
  • 經濟
  • 身份
  • 旅遊
  • 評論
  • 轉載
  • 海外
  • 教育
  • 健康
  • 影片
  • 運動
  • 家庭
  • 音樂
  • 飲食

  • February 2022
  • December 2021
  • August 2021
  • May 2021
  • April 2021
  • March 2021
  • February 2021
  • January 2021
  • December 2020
  • November 2020
  • October 2020
  • September 2020
  • August 2020
  • July 2020
  • June 2020
  • May 2020
  • April 2020
  • March 2020
  • February 2020
  • January 2020
  • December 2019
  • November 2019
  • October 2019
  • September 2019
  • July 2019
  • June 2019

Featured
Vivek-33.png
20200605 Yan-34.png
Lindsay Varty-37.png
Skittles-33.png
Tsang Chi Ho-37.png
Ted-35.png
Little time lelft-33.png
K Kwong-37.png
20200601 Jeremy-33.png
Walned 2-07.png
更多引文

立即訂閱!

註冊成為我們的忠實讀者,我們將以電郵向你發放消息和最新動向。

我們尊重你的私隱。閱讀我們的私隱政策。

您可以隨時按電子郵件中的“取消訂閱”來取消訂閱。

Thank you!

分享的的故事

hkersweare@gmail.com
Hours

SUPPORT US | 支持我們 Archive | 檔案 About Us | 關於我們 Contact Us | 聯絡我們 Join Our Team | 加入我們

Copyright © 2020 We Are HKers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erms and Conditions of Use 使用條件 Privacy Policy 私隱政策 Cookies Policy 政策

Disclaimer: All views expressed on this site are owned by the interviewee of each post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our site whatsoever.
免責聲明:本網站上發表的所有言論均為每個貼文的受訪者所有,並不代表本網站的立場或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