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dy | 單親媽媽:「作為媽媽,我當然非常擔心;但是作為香港人,我要讓他出去。」

有一次他被水炮車射得滿身都是藍色。我非常難過,那是我的兒子啊,我不想他受傷。但是我知道,我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而不讓他出去。那別人的兒子怎麼辦?

Read More
Kelvin | 勇武分享他為什麼願意犧牲:「我一旦怕了,香港就完了。」

我們推進完全不是要殺警,只是希望將警察防線推後,讓和理非不怕站出來。我希望那200萬人可以再走出來,即使只是協助後勤物資供應 ⋯⋯我敢保證,我們勇武永遠站在和理非前面;要是有事發生,我們第一時間擋在前面;確保你們安全徹退後,我們才會走。

Read More
Polly | 瑞士平面設計師:「作為一個愛紙之人,我十分欣賞香港人重拾紙張來宣傳和溝通。」

我認為我國的人民並沒有真正明白香港這場抗爭的重要性。由於瑞士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國家之一,自由對我們來説就像空氣——是理所當然的,是我們與生俱來的。

Read More
陳仔 | 從未上前線的運動參與者:「你可能會說我沒有成大事的膽量。」

從我有意識參與社運以來,一直只是參與者,不曾站到運動前線。因為我很怕麻煩,也很易氣餒,甚至可以說沒有成大事的膽量。改變我的是一班新相識的「同學仔」,他們才是鍥而不捨的能手,以行動教我如何免於恐懼,讓我知道只要堅持便會有突破。

Read More
Ted | 進化和理優——抗爭新『職業』:「化悲憤為行動。」

不管我的角色是和理優,或是路障小隊、校巴網絡,每個崗位都有其影響力⋯⋯你不會預計到今日的一個行動,可怎樣感染到別人而觸發其他行動⋯⋯化悲憤為行動,才可以為香港、民主自由及下一代帶來改變。

Read More
Emma | 護理系大學生擔任急救人員:「當有那麼多前線抗爭者已經為這埸運動捨身捐驅,我不想將來因今天沒有作出貢獻而感到悔疚。」

在護理系中,我們緊守道德標準,以此為專業操守。我們重視平等、誠信和正直。總而言之,我們努力不造成傷害。

Read More
米菲 | 「校車」司機:「巧合得猶如冥冥中早有注定,然後眾人一起嘗試義載、『接放學』」

對於理想香港的想像,我想,大概是像九七前那樣吧,還有廉政公署(ICAC),有公平的法治制度,公務員體制也健全,人們有屋住⋯⋯回歸二十年,我們驚覺,原來失去的這麼多。繁華褪去,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。

Read More
G:「香港人正在竭盡所能,把原有的身份拋諸腦後,為共同目標一起奮鬥。」

香港人正在竭盡所能,把原有的身份拋諸腦後,為共同目標一起奮鬥。他們接近全方位照顧整場運動;甚至有專門回收垃圾和在示威後清理垃圾的團隊。他們基於對政府的憤怒和對自由的渴望,而迅速建立的情誼,讓我驚喜不斷。

Read More